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九月,国家粮食主产区东北三省和内蒙古的玉米自南向北逐渐进入成熟期,一年的收成基本见到了眉目,此刻,也正是农民们最为关心玉米价格的时候,然而,刚刚过去的这个夏天,玉米市场并不平静,价格下滑,贸易商抛售……
更让他们不安的消息是,玉米临时收储价格出现了历史性的调整。上周五(18号),国家发改委、粮食局、财政部、农发行等部门联合发出通知:国家临时存储玉米挂牌收购价定为1元每斤,这比去年临储价格每市斤最多调低了0.13元,也是自2008年国家推出玉米临储政策以来,临储价格首度出现下调。
玉米怎么了?价格为何一反常态?本来为保证种粮农民收入的玉米临时存储收购价格为何也没能守住阵脚?这背后又透露出我国农业政策的怎样走向?中国之声多名记者日前深入玉米主产区,走进田间地头,采访种粮农民、玉米贸易商和深加工企业,试图了解玉米价格调整的深层原因和合理走向。请听中国之声特别报道《玉米临时收储政策调查》第一篇《跌跌不休的玉米价格》。采制:中央台记者:毛更伟、管昕、刘祎辰、张棉棉、满朝旭。
黑龙江省肇东市安民乡胜安村的大玉米已经长到2米多高,一望无际的青纱帐远看已经微微泛出金黄,这是一个丰收的信号,可村民脸上并不乐呵。
村民:现在干粮价格可不太好,一块一?不到一块一呢!
记者:跟去年比降了?
村民:降多了!去年一块二。
村民姚振全今年种了30多亩地玉米,全家5口主要收入来源就是种玉米,这回听说玉米掉价,心里着急。
姚振全:种子化肥,你都不用细算,9000块钱(每晌成本)下来就不错,7毛钱一斤,打12000斤,我说的就是潮粮,现在你再一掉价,一个老百姓一晌地得赔1000到1500。
比村民消息更灵通的是收储玉米的经销商,当地的收储大户马青春原来把黑龙江玉米都卖到了广东、上海,然而今年他收来的粮只能在黑龙江省就地消化。
马青春:价格往低走,一直在往低走,实在不行我不挣钱,我不收,低来低走。
眼下正是新玉米还未上市、旧玉米价格应该微涨的日子,为什么玉米价格反而一头向下?原因就在于市场上传言,今年国家玉米临时存储玉米挂牌收购将会取消或者价格下调。
村民:我听说没有国储粮了。我打头两个月就听说这个!肯定有影响,不托底,老百姓知道啥呀。
村民:今年临储政策要还是2200一吨,种粮积极性还能高点,来年要是降价,种粮的积极性就没有了!赔钱谁能受得了。
上周五,靴子终于落地,今年国家临时存储玉米挂牌收购价定为1元每斤,这比去年临储价格每市斤最多调低了0.13元。这也是自2008年国家推出玉米临储政策以来,临储价格首度出现下调。
实行了八年的玉米临储,终于走到了一个重要关口。
国家发改委宏观研究院副主任黄汉权介绍说,其实,当年临储政策推出主要是为了扶持农民。
黄汉权:2000年以来有段时间粮价很低,特别是2003年有段时间供求紧张。到了2006年,玉米的国家扶持政策力度加大,粮食出现连续增产。为了解决农民卖粮难,保护种粮积极性,保障种粮收入,出台了玉米的临时收储政策。当市场价格低于收储价格时,国家通过中储粮或国有粮食企业把农民手中的粮食收上来。
临储政策出台之初,的确极大地刺激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在粮库工作了20多年,跟粮农打了半辈子交道的黑龙江省肇东市昌五粮库法人代表冷旭东告诉记者,08年临储政策的出台是一个重要的分界线。
冷旭东:之前有不少都不种了,撂荒地,种树种别的,都改了,一直到08年。那阵临储刚出台,我深有感触,农民都排着队,两天三天地卖粮。
种玉米的农民把2008年到2014年的七年称为“黄金七年”,金灿灿的玉米不仅连年大丰收,价格也一路走高。然而,今年人们终于看到了玉米价格的天花板。国投中谷期货有限公司研究部副总经理、研究员杨蕊霞认为调低今年玉米临储价格既是大势所趋也是市场使然。
杨蕊霞:这几年国内农产品市场,尤其是玉米市场连年丰收,使得国内市场供过于求。虽然过去几年国内临储价格给的比较高,但实际上社会库存积累的非常严重,尤其是每年临储收购。过去几年,整个的期货价格和现货价格没有跌下来的原因是,国家一直在临储收购很多玉米,但从去年到今年国家临储库存一直在增加,显然国内市场是过剩的,所以今年上半年,国内期货和现货价格都有大幅下跌,这是几年以来的大行情。
玉米价格走低,以玉米为主要原料的加工企业应该高兴,但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事实并非如此,专用玉米生产赖氨酸的黑龙江成福食品集团有限公司采购经理王辉告诉记者,尽管产品不愁销路,可是企业却要停产。
王辉:企业现在不景气,我们就是抬钱干呢,现在要是不差这1000多工人,我们早都停产了。这四五天,把这料往下退退,就准备停了。
原来,玉米降价,水落船低,以玉米为原料的下游产品降幅更大,导致加工企业直接受损。在哈尔滨市双城区,粮食局长杨继祥告诉记者,国储粮库今年甚至还出现了已经拍卖给企业的玉米遭到退货的情况。
杨继祥:已经拍出90万吨,后期还有20万吨,已经拍出,最后人家退货了,说价格不合适,现在整个玉米价格和销售处于低迷状态。
本来,玉米临储政策的推出是为了保障种粮收入,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可如今,玉米临储价格下调了,农民的收入和种粮积极性肯定会受到影响,而下游加工企业似乎也没有收益。既然如此,那么玉米临储价格为什么要下调?这一政策调整的背后的真正考虑是什么?明天请继续关注中国之声特别报道《玉米临时收储政策调查》第二篇《尴尬的临储政策》。 (记者毛更伟管昕刘祎辰张棉棉满朝旭)
原标题:玉米临储价格七年来首度下调临储政策面临变局
稿源:中新网
作者:

昨天新城初中10周年校庆,学校特别举办男孩教育论坛。图为男生在校庆上表演 现代快报记者 赵杰 摄
昨天,南京师大附中新城初中10周年校庆,特别举办男孩教育论坛,希望培养出顶天立地的男子汉。“男孩危机”在全世界普遍存在,男生成绩比不上女生,体质也有所下降,再加上学生们提出的观点,让学校更意识到构建“男孩教育”模式的紧迫性。
现代快报记者 黄艳
论坛
男生认为
中性美是一种时尚
昨天的男孩教育论坛,新城初中的部分男生女生,还有家长和老师一起参加。
究竟什么才是美?一名初三男生认为,男生的柔美也是美,中性是今后的发展趋势,是一种时尚。有一回他穿了一件表演服,有人觉得有些女孩子气,但他觉得很好、很时尚。一名初二男生也赞同他的观点。
这样的观点女生们也赞同。有老师担忧,现在的男明星柔美型的比较多,是不是追星导致了孩子们审美的变化?
新城初中男教师涂伟立感慨,有的男孩子身材高大,但在课堂上发言却听不到声音,非常羞涩。
女教师邵静也发现,在学校活动中,大方去承担任务的女孩多于男孩。“一些男孩阳刚气不足,站不直,说话声音很小。”
初一男生夏一然的妈妈说,她心中的男子汉,应有强健的体魄,懂得关爱,有责任心。
调查
考试均分
比女生低了近20分
新城初中近两年男生的数量越来越多,如初三的女生比男生多12个,但初二是男生比女生多19个,初一男生比女生多了58个。邵静特别进行了多项调查。
首先看学业成绩:2014-2015学年初二期末考试, 女生均分比男生均分高18.65分; 2014-2015学年初一期末考试,女生均分比男生均分高7.4分 。也就是说,现在的初三学生上学期期末考试,男生均分比女生低了近20分。这样的差距令人吃惊。
成绩不如女生,身体方面呢?邵静调查了近几年初二学生的体育测试成绩。2013年,50米男生平均跑8.2秒;2014年是8.225秒。1000米,2011年平均跑4分11秒;2013年4分56秒;2014年5分06秒。也就是说,同样是初二年级的学生,反而是越跑越慢了。
在一些常见疾病上也是如此,最近两个学年比上两个学年的发病率增加了不少,男生结膜炎的发病率竟一度高达37.11%。
问卷
男生女生
都不在乎强健体魄
邵静设计了一个男孩特质问卷调查。答卷者是学校每个班抽两个男生,共44个男生;每个年级出四个女生共12人。他们要在27个选项中选出8个,作为他们认为男生要具备的品质。
调查结果是,男生选出的前三位是敢于担当、心胸宽广、睿智果敢; 女生选出的是儒雅的绅士风度、敢于担当、心胸宽广。但体魄强健这一选项,在男生选择中列倒数第二,只有3个人选;女生选项中,体魄强健列倒数第一,只有一个人选。
专家
加强引导
多运动激发阳刚气
“这是一个普遍现象。”南京中小学生学习力研训中心主任谷力博士告诉记者。首先从小学阶段来看,女教师多,男教师少。而且现在的课程教学对男孩引导不够。还有很多家长给孩子安排的课外活动也少,要求孩子的精力集中在文化学习上。“男生要多运动多拼搏,激发阳刚之气。”
他还表示,有的小孩也参加运动,但腼腆内向的性格没有改变。他建议,从小开始,要选择适合男孩的活动,如足球、篮球等。小的时候老人带的孩子,会依赖性很强,缺少自主意识,精神层面发育得比较缓慢。这也要注意。
他还表示,现在学校教育更注重记忆熟练程度,对男生来说,这不是优势。如何增加挑战性的问题,激发男孩的特点,对学校来说也是课题。不过他也表示,女孩心理成熟度超越男生两到三年,身体发育超越一两年时间,所以对男孩子的成长,还是要有耐心。
学校
计划开发
“男孩教育”课程
“男孩危机”是世界级难题,新城初中尽管是南京中考顶尖,文化、艺术、体育课程丰富的一流名校,在这个问题上也不能例外。
邵静表示,男孩的教育问题凸显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危机。
新城初中校长韩晖表示,学校开启“男孩教育”系列活动的第一讲,关注男女比例失调和日益凸显的“男孩问题”,针对男孩在初中阶段身心发育和行为习惯的特点,研究并初步构建与之相适应的“男孩教育”模式,引导新城初中的男生逐步形成深邃的思想,拥有渊博的知识,修炼儒雅的气质,培养果敢的精神、合作的态度和勇于担当的意识。
记者了解到,新城初中正式启动“男孩教育”,计划开发系列男孩课程和活动帮助男生成长与发展。在军训中锻炼男生坚毅和超越自我的品质,在运动会中培养男生集体主义精神、协作精神、坚强的毅力、强健的体魄,学校的校本课程中开发街舞、辩论赛等课程,培养男孩睿智果敢、应变表达、团队协作、广阔视野等素质。
肥胖可能使男生性早熟?
近日有调查发现,如果体重超标,男孩遗精的年龄会提前。昨天,南京市妇幼保健院和南京市儿童医院的专家也表示:如今很多孩子处于营养过剩的状态,而营养状态好、肥胖都会使得发育提前。如果男孩子的遗精年龄在10到11岁就要引起注意了,可能是性早熟的表现,会影响到身高和日后的性能力。
通讯员 吴叶青 现代快报记者 安莹
研究披露
专家解读
肥胖男生首次遗精更早
根据媒体报道,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研究所的研究人员以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63625名11-18岁汉族男生为研究对象,跟踪研究长达5年,结果显示肥胖男生比体重正常的男生遗精年龄要早。
我国汉族11-18岁肥胖组男生半数首次遗精年龄为13.90岁;非肥胖组男生半数首次遗精年龄为14岁。低年龄超重或肥胖对青春期发育提前的影响可能更大。
研究人员指出,首次遗精是男性生殖功能发育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首次遗精年龄的早晚可能与内分泌机制、遗传、营养状况、地理环境、民族等相关。
专家解读
肥胖可能导致性发育提前
南京市儿童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顾威解释,如今的孩子都处于营养过剩的状态,而吃得太好会使得发育提前。
南京市妇幼保健院儿科主任医师毛辰也说,如果孩子被界定为肥胖,那么性发育会比其他正常的儿童提前,因为脂肪会分泌激素加速孩子的生长发育。
毛辰说,肥胖的孩子并不一定是性早熟,家长们也不必太过担心,如果男孩子遗精的时间在10到11岁就要引起注意了,这可能是性早熟的表现,会影响到身高和日后的性能力,要及时就医。
相关数据
南京10个孩子中就有一个小胖墩
在南京,小胖娃多吗?资料显示,2008年,南京市学生的超重和肥胖患病率为19%。南京市疾控中心慢非科副科长王志勇告诉现代快报记者,2014年的最新调查显示,南京青少年超重和肥胖的比例增长到30%左右,其中肥胖比例为10%,也就是说10个儿童青少年中,就有1个是小胖墩。
王志勇说,50%的小胖墩长大后仍然是胖子。如此一来,发生慢性病的几率也比常人要大。
编辑:lulu12